兴文石海保存了距今4.9-2.5亿年各时代的碳酸盐地层,地层中含有极其丰富的海相古生物化石和沉积物标志,各类地质遗迹丰富、自然景观多样、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各类地质遗迹与独特的僰人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
兴文石海景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属四川盆南山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公园内石灰岩广泛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环境和气候环境条件形成了兴文式喀斯特地貌,是国内发现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也是研究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地区之一。
兴文石海景区面积70平方公里,以岩溶地貌为特色,以石林、溶洞为基础构景,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地下溶洞交错,洞中有洞,如谜宫仙境。景区已发现大小溶洞183个,其中面积在1万平方米。现已开放的天泉洞,洞体规模宏大,为多层长廊和厅状地下岩溶洞穴,洞道总长4.2公里,总面积81168平方米,总体积270万立方米,分“穹庐大厦”、“天泉明宫”、“泻玉流光”、“云步通幽”、“石花奇观”、 “长廊石秀”、“石林仙姿”美景七个大厅。“泻玉流光”硕部有个奇特的“天窗”,泉水从“天窗”飞泻而下,如银帘高挂,宏伟壮观,故名“天泉洞”。天泉洞出口处有神奇的“天盆”--大漏斗,比号称世界之最的直径330米、深70米的美国阿里西波大漏斗还大得多。在石海景区中心景区,地下是溶洞,地上是石林,在方圆1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表上,有典型而齐全的石芽式、棋盘式、尖脊式、石林式等奇峰怪石,构成了规模宏大的 石海景区。地面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迎宾石、七女峰、天涯望归人、石林翠竹、翠屏古塔、斜塔、石林以叠翠、夫妻峰、龙牙观瀑等。景区内还有都掌人古城遗址九丝山、凌霄山。
特色景观
金龟戏狗熊
距夫妻峰不远一悬崖顶端,有大小二石,一上一下,咫尺相距。大石如熊踞其上,引颈下视;小石似龟居其下,昂首张望。金鬼曲思逗弄,狗熊憨态可掬,形态逼真,活灵活现。
生命之柱
由于溶蚀和风化作用,使岩石裂隙溶蚀、破碎、垮塌逐渐形成峰林,最终发育成孤立的溶柱。溶柱高10米,低部细,上部 粗,顶部尖,表面风化严重,呈碎裂状,溶柱气势磅礴,昂首向天,代表了顽强不屈的生命之魂,它又是古僰人崇拜的生命图腾,古称“生命之柱”。
天涯望归人
天涯望归人位于地表石海,石柱高30余米,呈椭圆状。远远望去,恰似一云鬓高髻身着罗裙的古代少妇,凝目东望,两唇微张,欲呼又止。游人叹曰:“望断天涯人未归,栉风沐雨不心灰;青山隐隐堪为证,翘首千年伫翠微。”
石林叠翠
一片石芽汇集于此,掩映于一片叠翠之中。石牙修葺峥嵘,修石苍翠挺拔,三两茅舍掩映其间,炊烟袅袅,鸟话花香。
地表石海
地表石海东西延绵二十余里,南北约八里,异峰竞秀,怪石争奇,藤缠蔓绕,山水和谐,景趣融汇,游人至此,俱与石对话 ,与水通心,在大自然的和谐野趣中释放自我,感悟人生真谛。
天泉洞
着名诗人汪曾琪诗曰:“泉来天外,天在洞底,千奇百怪,岂有此里”。这就是天泉洞的奇特之处。天泉洞是兴文石海洞 穴群中着名的一个溶洞,形成地质年代距今约三百万年。其空间规模和系统游览长度均居世界洞穴之首。目前已探测长度为10.5公里,上下共分四层。石花、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瀑布、石梯田等洞内沉积物种类繁多,或卷或翘、或立或吊。重镶迭嵌,千态万状;似仙阙楼台,若瑶池胜景,如海市蜃楼,使人目不暇接,疑入梦景。
大漏斗
漏斗亦称天坑,是喀斯特地貌的奇特地质现象,兴文石海的小岩湾天坑长径650米,短径480米,深208米,是我国最早发现和研究天坑的地方。天坑绝壁环绕,是号称世界最大的美国“阿里西波”规模的两倍。
石海僰寨
僰族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距今已消失500余年。但公园内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僰人的遗物遗迹,如僰人悬棺、僰人墓群、凌霄古城、大小寨门、石刻符号、铜鼓等等。另外,统治者为歌颂平蛮功德而刻写的碑文也仍矗立于园区内。
石海苗寨
石海古苗寨是清初“川南苗王”之誉的兴文苗族老旧寨,属典型的干栏式建筑,素有“中国(旅游网)第一苗寨”之称。现于旧址复建的苗寨占地一万七千多平方米,按原有的功能、布局及造型设计,一坝一潭一廊楼,分寨门、排楼、太子殿、女儿楼、苗王宫、风雨廊、镇海楼以及龙吟潭,风格按廊庭式组合型园林总体布局,所有建筑全木结构,青石铺地,树皮盖顶,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充分体现出苗族人亲近自然,融于自然的理念和智慧。石海古苗寨是兴文苗族节日、祭祀和重大活动的重要场所,踩山节、吃新节以及一些重大的聚集活动都在此举行,古朴浓郁,独具魅力的苗族婚嫁、歌舞、习俗、礼仪 、服饰、饮食等文化在这里得以溶合体现,是游人了解和探究苗文化的绝佳之地。
|